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走进林口 > 林口名片

林口县食用菌概况

日期: 2024-01-30 来源: 供销联社
【字体:



    林口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、长白山老爷岭与张广财岭交汇处,是典型的农业县份,也是食用菌生产基地县。近年来,林口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,全面实施产业提升行动,发挥乡村资源优势,用好一方水土,把食用菌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,优化产业布局,强化科技支撑,推进产业融合,做大做优做强食用菌全产业链,促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。 

    一、发挥乡土资源优势,做大食用菌产业规模。 

    林口县幅员辽阔,全县总面积6688平方公里,林地面积600万亩,耕地面积268万亩,林木资源总蓄积量482万立方米,柞、桦、杨、柳等天然阔叶林占比大,可利用农作物秸秆总量52万吨,县域产地环境优良,空气质量、土壤质量、水源水质符合GB3095、GB15618和GB5749要求,天然阔叶林木屑和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,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。县委、县政府围绕“做好土特产文章”,借势发力,深挖乡村产业特色,开发乡土资源,突出做好食用菌这篇文章,采取政府引导、政策扶持、专班推进、园区带动等举措,大力发展黑木耳、滑子蘑等食用菌产业,近年来在全县打造了通沟村、湖北村、西北楞经营所3个百万袋食用菌专业一品村食用菌规模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。 


  


    2023年,全县栽培黑木耳等食用菌2.21亿块(袋),产量(干品)达到3.1万吨,实现产值7.75亿元。小木耳变成大产业,打造成地方土特产,林口县被列为黑龙江省食用菌生产基地县。

    二、加强科技示范展示,做优食用菌产业基地。

    林口县加力推进“科技农业”建设,创建食用菌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个,强化食用菌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装备示范推广,持续向科技要产量、要品质、要效益,打造黑木耳等食用菌“寒地优品”,让食用菌产业插上科技翅膀。集成示范推广4项技术模式:一是大力推广食用菌新品种。选择中早熟品种,早生快发、出耳齐,品质优,黑、厚、单片、耐水抗逆性强,主推林口县食用菌研究所研发的东北林富1号,搭配牡丹1号、黑威15、新世纪4号、牡2008-4等优质品种,新品种覆盖率达到100%。二是大力推广树叶、秸秆代替木屑制作培养基技术。利用阔叶林树叶、玉米芯、豆秸秆替代木屑制作黑木耳培养基,填补木腐类食用菌培养基制作上空白,该项技术节省成本600元/万袋,节省木屑6.8立方米/万袋,替代技术覆盖率达到40%以上。 


三是大力推广菌袋拧结通氧封口技术。该项目封口技术推广面达到70%以上,节省成本600-800元/万袋,节省人力60%以上。四是大力推广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模式,该模式全县栽培黑木耳8000万袋,是一项代表黑木耳发展方向的栽培技术,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灾害,创造黑木耳最适宜生产环境,保证优质高产,一般可采收3潮耳,每袋产干耳40—60克,与地载相比额外可以采干耳10—15克/袋。 

    三、会展经济实现了新跨越。

    2023年县政府精心组织参加了“全国食用菌(黑木耳)产业高质量大会暨农特产品展销会”,为企业搭建平台,寻找合作商机,精选代表我县特色的农特产品生产企业16家参展,参展产品涉及14大类,96个品种,销售额22.3万元,实现订单213.5万元。 


    四、社会化服务取得了新成效。 

    几年来,我们通过政策引导、项目支持、加大培训等措施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各种有效服务。一是切实履行为农服务职责,开展各种形式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班,共培训菌农1800多人次,通过培训把生产技术直接送到生产者手中,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。 

   

    二是依托于林口县食用菌研究所和林口县食药用真菌研究会,开发食用菌高新品种,食用菌生产先进技术;开展食用菌前瞻性技术试验示范,加快技术熟化和本地化,着力破解食用菌生产技术瓶颈,把林口县打造成食用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。

 

 

来源:林口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

撰稿:张梓宇

校对:新星

一审:赫崇军

二审:李青海

三审:肖国华

 

来源:供销联社

撰稿:

校对:

一审:

二审:

三审:

附件下载:

  • 相关信息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智能问答机器人